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双语园地 > 学习园地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 (2)

创建时间:2020-04-30 14:53:28
来源:无锡市梁溪区辅侨实验小学

2008-12-11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

——王斌华教授在全国部分省市双语教学论坛上的讲演(节选)

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而且大多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王斌华

目前,双语教学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

就全球范围而言,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卢森堡、南非、芬兰、印度、瑞士、德国和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其中,瑞士、新加坡、卢森堡、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三语”教育和“四语”教育。它们在双语教育的办学规格、师资素养、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非常值得我们比较、研究和参照。

界定的比较

(一)国外双语教育的界定。“双语教育”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至今为止,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综观林林总总的界定,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

(二)我国双语教学的界定。比较而言,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因此,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的是,学校中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属性的比较

双语教育的属性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性双语教育和缩减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

(一)添加性双语教育。添加性双语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采用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而是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其目的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成为双语人才。譬如,加拿大在英语学生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育,以第二语言法语作为教学语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和法语两门语言,成为英/法双语人才。

(二)缩减性双语教育。缩减性双语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采用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而是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其目的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譬如,美国对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实施过渡性双语教育,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其主要任务是用统一的英语替代各种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我国双语教学的属性。我国双语教学明显具有添加性双语教育的特征。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英语(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掌握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成为汉/英双语人才,而不是为了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汉语)。因此,我们不但允许学生使用汉语,而且要继续加强汉语的学习,并且反对把英语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

目的的比较

(一)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而且大多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

1、加拿大。加拿大大力发展双语教育的高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魁北克等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和分离倾向。加拿大是一个英国文化与法兰西文化共存的社会,约80%左右的人口使用英语,20%左右的人口使用法语。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法语和法兰西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许多地区的法语人口面临着迅速被同化的境地。法语家庭的子女无法获得学习法语的机会,被迫接受英语教育。在魁北克省,尽管80%的居民说法语,许多居民甚至只会说法语而不会说英语,但法语一直屈居英语之下。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和分离倾向的加剧,甚至出现了争取独立的呼声。

196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顺应形势的发展,为了缓解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了《官方语言法》,宣布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英/法双语人才享有进入联邦政府部门工作的优先权。至此,实施双语教育开始上升为加拿大的社会需求和基本国策。

2、美国。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扮演了同化移民的“熔炉”角色,成为塑造“真正美国人”的理想场所。他们要求所有学生接受相同的英语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使用英语和热爱英语。他们认为,统一的语言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态度、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加速形成一个健康的、稳定的、统一的、和谐的国家。早在191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号召说:“我们必须拥有旗帜,但只拥有一面旗帜。我们必须拥有语言,但只拥有一种语言。那必须是独立宣言的语言、华盛顿告别演说的语言、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以及第二次就职演说的语言。共和国的奠基者把这种语言和文化传到我们手里,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反对或者用任何欧洲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取代这种语言和文化的企图。我们国家的伟大取决于迅速地同化我们欢迎的外来人。任何试图阻碍同化过程的势力都是与我们国家最高利益敌对的势力。”

(二)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1、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却不明显。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外语,始终把它作为语文、数学、外语三大核心课程之一。与其它学科相比,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但是,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却不明显。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

2、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目前,许多非英语国家在开设外语课程时,都不约而同地首选英语,在实施双语教育时,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母语/英语双语教育。其重要原因在于英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承认不承认英语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这是目前的现实决定的,而不是感情可以决定的。正如DavidCrystal在《英语即全球通用语言》一书所说的那样:“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人们对此是无可奈何的”。

3、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不可否认,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重心在美国和欧洲。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传播方式从来就是从中心向边缘地带扩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学习,才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

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软件大国,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而居全球第二,其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出口以年均35%的高速度增长。其原因之一在于,印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英语纯熟。这个实例提醒我们,外语教育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4、满足地区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双语教学似乎出现了“捷报频传,四面开花”的局面,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双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辽宁省等比较富裕的沿海地区或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大连、青岛、南京、杭州等国际交往频繁的大中城市。这是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需要。

以上海为例。未来5年至10年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国际大都市初级阶段的基本标准是:每两天就有一个国际性会议召开;40%的居民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半数市民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每天有13万旅客从天上“着陆”;每年入境游客要占本地人口数量的40%;平均每位居民一天能赚12美元,等等。能否确保40%的居民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这直接关系到上海能否达到国际大都市初级阶段的基本标准。

5、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都离不开高超的英语水平。过去人们常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人们常说“掌握英语和计算机,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这种说法过于偏激,但是精通英语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

背景的比较

(一)不仅双语国家而且单语国家都实施了双语教育。双语教育不仅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实施,获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匈亚利、保加利亚等单语国家实施,也获得了成功。这些情况很可能代表着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

据《双语制度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介绍,澳大利亚、日本等单语国家实施双语教育的直接原因与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直接原因完全相同,都是源于对外语教学质量的不满。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外语教学质量低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开设一门外语科目,绝大多数学生只能掌握有限的外语,很难达到精通外语的程度。

(二)反思我国的英语教学。我国外语教育成效不明显,培养了那么多“英语哑巴”和“英语聋子”。其实,我们的英语教师教得非常努力,学生也学得非常辛苦。在英语教学理念、方式、教材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事倍功半的问题,比方:

没有始终坚持“听说领先”的原则。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基本坚持了“听说领先”的原则,学生掌握了一些英语的日常用语。但是到了英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尤其到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转向语法分析和书面习题,或转向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结果是,许多学生能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可是在阐述理论、思想和概念时,感到不知如何“说”起。

没有始终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我国的英语教材大都是经过剪裁、加工或详细注解的。长期大量阅读经过人为剪裁、加工或详细注解的课文,使得我们的学生始终停留在语言学习性阅读的层面,没有进入语言应用性阅读的高度。

过分注重客观试题。长期以来,客观试题成了英语教学的必用手段,市场上充斥着“四星级”、“五星级”的英语客观题试卷。有些钻牛角尖的“五星级”题目连英美专家也解答不出来。客观试题确有客观、公正、容易批改、试题分布均匀等长处,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如过多测试琐碎知识、片面强调应试技巧、无法测试口头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助长学生的猜题行为。

(三)双语教学是一次实验。外语教育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贯穿始终的是新旧之间的斗争与交替,斗争的结果总是不断地更新外语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外语教育的科学化是永无止境的。每一次更新都是一次新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部分学校实施双语教学也是一次尝试和探索。

师资的比较

双语教师承担双重任务。但是,其教学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外语。作为双语教师,他们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是一个双语者。

(一)国外双语师资状况。世界各国都要求双语师资必须由掌握双语的学科教师担任。加拿大明确规定:当法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为法语或法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当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为英语或英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这一项规定,非常符合加拿大的基本国情。20%左右的加拿大人口使用法语,这一得天独厚的人口结构和语言特征确保了加拿大双语师资的质量。

(二)我国双语师资状况。我国双语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建国以后,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双语师资专业。我国现有的双语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他们从事双语教学大多出于自愿的性质。

(三)解决双语师资的途径。可以采取下列许多途径解决双语师资的短缺问题。

第一,通过高等学校培养。采取长期培养和短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开设培养双语师资的专业,这样,在若干年后,双语师资专业毕业生能源源不断充实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和选拔一批即将毕业的、有志于双语教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经过相对集中的培养,毕业后充实中小学双语师资。

第二,人才市场的调节。双语教学规模与日俱增,双语师资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哪里就有人才竞争。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对于双语师资供需和配置的调节功能。

第三,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过去,我国主要聘请担任英语教学的外籍教师。现在,我们应该有计划地聘请担任学科教学的外籍教师。当然,在聘请外籍教师时,必须依据学校的实际需要,认真审查外籍教师的教学资格,防止滥竽充数。

第四,聘请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和外籍专家的眷属担任兼职双语教师。他们在中国已经生活过一段时间,比较了解中国。不过,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师资培训。

第五,培训转岗教师。一方面把英语基础扎实、发音准确的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另一方面把愿意从事双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

教材的比较

通常,双语教材分为国外引进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这四种教材瑕瑜互见,各有利弊。

国外引进教材,即引进英语国家的原版英语教材。这些教材语言纯正,贴近生活,可读性和实用性强,印刷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问题是:内容不能与国内课程标准和升学要求配套;语言难度不能与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某些内容脱离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

国内出版教材。至今,上海教育出版社等机构出版了双语教材,涵盖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在出版过程中,它们都邀请了外籍专家参加工作,参考或选用了国外教材的部分内容。这些教材语言地道,篇幅适当,符合我国学生的认识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策划和出版周期较短,良莠不齐;出版了某一学科或某个年级的教材,出现不配套或断层现象。

学校自编教材。除了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等个别学校自编了体系完整、衔接配套的双语教材以外,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自编教材属“活页教材”的性质,其编写过程基本采用了“剪刀+浆糊+复印”的方法。这些教材体现学校和编写者的个性,但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翻译教材。翻译教材指的是“把母语教材译成外语教材”。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完全采用“翻译教材”。使用这种教材最大优势是,既能避免学科损伤,又能满足教学、升学的要求。日本“应试教育”严重,高考竞争激烈。为了确保双语班学生的高考竞争力,日本双语学校使用“翻译教材”(日语译成英语)。

方法的比较

(一)实施符合国情的双语教育。国外双语教育包括沉浸式、淹没式、过渡性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国家,植根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语言环境。拿来主义是危险的,全盘否定也是短视的。

(二)首选数学、理科等学科实施双语教学。究竟应该选择哪些学科实施双语教学?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是,首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育。这种安排理由有三:第一,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涉及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语讲授比较困难。第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第三,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学,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

(三)双语教学与英语教学应该并存。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双语教学与英语学科的关系。国外的通常做法是:双语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并存。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继续开设,着重讲授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等英语知识和技能,解决双语教学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作为英语教师,还应该帮助双语教师提高英语语言水平。

(四)实施双语教学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国外学生接受双语教育是自愿的,家长有权选择和决定子女是否接受双语教育。自愿的原则可以确保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兴趣。双语教学毕竟与义务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双语学校不应出于功利、赢利、争夺生源或其它某种目的,强迫学生接受双语教学,尤其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名不符实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双语教学。

政策的比较

在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双语教育的初始阶段都是民间的、地区的或学校的自发行为。随着双语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学效果的显现,双语教育逐渐得到政府的认同,甚至上升为基本国策。研究发现,除非双语教育与政府保持一致,否则它们不会成功。

我国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开始,但是相关法规还未配套。立法滞后开始制约双语教学实验的进一步发展。譬如,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这项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应该以汉语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双语教学是一项新的举措,早先的法律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应尽快研究和制订有关双语教学的“条文”,至少颁布一些地方性法规,使得双语教学有法可依。

科研的比较

(一)国外的科学研究。综观国外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研究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他们前赴后继,经历了100多年漫长的研究历程,跨越了负面影响时期、中性影响时期和积极影响时期。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二)我国的科学研究。

1、重双语国家的研究,轻单语国家的研究。有人误认为,双语教育只能在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实施。并由此推断,在我国这个单语国家,实施双语教学是行不通的,甚至是不符合国情的。由此可见,介绍和探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单语国家的双语教育,可能更具价值,更具可比性。

2、重经验介绍,轻理论研究。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已经涌现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很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然而,它们仍然停留在经验介绍的层面上,还有待于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3、重争论,轻实证研究。近来,我国部分学者和专家出于对双语教学的关心,先后在学术会议和报刊上发表看法。观点相左,形同水火。这些观点都是出于对双语教学的关心,对青少年学生的爱护和社会的责任感。尽管某些观点有些偏激,但是它们更多地包含着一种忧虑、一种善意或一种提醒。在没有获得可信的、可靠的资料和事实之前,对我国实施双语教学表示异议是正常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理解为无情的“封杀”和恶意的“攻击”。

我国实施双语教学孰利孰弊?孰优孰劣?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作为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参与者,应该坚持“摆事实、重资料、讲道理”的态度,进一步深入双语教学实践,加强实证研究,以资料和事实说话。

讲演者小传

王斌华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1992年——1993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赴英国伦敦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和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和高级访问学者。发表专著《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校本课程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澳大利亚教育》、《专业英语教程(教育类)》,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几十篇,主持并完成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