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倾听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倾听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和谐——深层互动中对彼此的悦纳与认同
师生关系,在社会层面,它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角色定位与适应,其实质是依从社会规范而行事,师生之间更多地尽的是责任与义务,和谐与否,并不能改变其关系的性质;在人际层面,它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建设与融合,其实质是依从个人的认知和情感而取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决定彼此的吸引与排斥。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改变的是人际认同,而不是社会角色的认同。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当是追求师生的人际意义。师生间是情感之交,还是“点头”之交;是敬而亲之,还是敬而远之、甚或是不亲不敬,师生的人际关系决定了彼此的悦纳与协调。
再从个体的成长要求来看,在“等待游戏的童年”,学生对教师的仰视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尽管有时“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吱吱嘎嘎写个不停”让其不胜烦恼,但对教师的依附是一如既往的。然而,伴随个体的发育成熟,像身体上的平视一样,大学生对教师的目光里,不仅有平等的要求,还有了更多的挑剔和审视。也许更多的学生会选择把交流的目光投向其他知识的渠道,因为信息时代“经师”早已不惟教师。因此,我们应重新认识“人师”优势的问题。
习惯倾听——人际知觉和心理相容的基础与前提
倾听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倾听可以更客观全面地认知自我与他人。知人不易,自知更难,认知的智慧必来自于对多种感觉通道的敞开和利用。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师的优势应不再是一支笔、一张嘴。在信息网、多媒体的强烈冲击中,教师也应开发自己的视听,与时代接轨,让“人师”的形象立体化。当然,敞开视听,不可或缺,但有时也会出现“眼见未必为实”或“道听途说”之嫌,所以,不耻下问,多听、多看,方可有成竹在胸的自信。
其二,倾听搭建的是平等沟通、自由倾诉的平台。不可否认,新一代大学生与网络的亲近程度似乎已远胜于现实的交流,时间的投入、心理的投入,让身边的说教者无力相争。网络的引力何在?无非它最大程度地扩大了自我展示和探索的平台,可以自由倾诉,尽情发挥与创造,并总能获得或多或少的互动与回应。教育者如能走进这个平台,或在自己育人的舞台上也能搭建这样的平台,那么,“真人秀”的魅力一定会更值得学生的期待。
其三,倾听对于洞察事件真相、缓冲争辩氛围、营造良好人际环境必不可少。面对师生争辩,我们应当鼓励的是学生的理直气壮,以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生个性发展之不足,对于权威的代表教师而言,则也许“理直气和”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态度与技巧——获取倾听实效的基本素养与特质
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获得学生的更有效的倾听呢?
首先,鼓励大学生改变听课习惯,引导他们善于在倾听中捕捉问题,尝试倾诉。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制造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说话权利。其次,学会尊重学生的叙述,即便要引导和教育,也应是“先跟后带”。有耐心、共鸣、陪伴,教师才会获得与学生进一步深层交流的机会。再次,学习用有效的自我传递,赢得学生的同感和心声。教师也有自我,但喜怒哀乐的流淌和表达,却不只是单面的炫耀或宣泄。在学生群体中,教师守真率性,当以对受教育者的受用性和启发性为前提,情感的收放只有融合在真诚的传递中,才能分享到理解、接纳和支持的心声。最后,注意倾听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倾听不只是要用耳接纳学生的诉说或争辩,用眼关注表达者的表情和姿态,还要用心体察学生的情感与心声,用言语鼓励他们的尝试及行为。除此以外,教师同样也要善于倾听自我,不忽视自己内心的呼唤,更要经常听一听自己课堂的录音。
西水东校区:无锡市南长区前宋巷189-1号 曹张校区:无锡市南长区曹张新村127号
招生专线:0510-82859530 学校总机:0510-82859737(西水东校区) 0510-85011139(曹张校区)
扫描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