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信息 > 校园动态

悦见书香 共觅芳华

创建时间:2022-03-14 12:04:41
来源:无锡市梁溪区辅侨实验小学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春到人间,万物萌发,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辅侨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组全体教师的读书沙龙活动如约而至。

 

就《用生长定义教育》《从原点到远点》和《致教师》三本书,老师们或娓娓道来,或深情款款,或慷慨激昂。阅读引领着教学实践,阅读伴随着一路成长,阅读展现了美好未来。老师们感同身受,会心点头,掌声不断。

 

 “教师也是一个个普通鲜活的人,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教师也要正确地关爱自己。像废寝忘食之类, 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可以作为拼搏的状态,却绝对不能成为常态,要学会科学、合理、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因为教师不是神仙,教师生活在真实的土地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领域,有着寻找幸福的权利。让生命幸福完整,是每一个教师的心声。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要热爱每一个到来的日子,热爱每一个相遇的人。

                     ——袁清文

 

“《致教师》一书让我心灵触动,坚守平凡,用心用情感化学生,做到教育有爱有温度。大家常把可爱听话的孩子比作天使,也时常把不听话的调皮的孩子说成小魔头。如果说,天使需要爱的呵护,那么小魔头更需要爱的感化,只有用爱心才能唤醒他们的童心。这本书中,朱永新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知识有待于教育来发掘和唤醒。”回到教育的主人公——孩子身上,教师每天面对不一样的学生,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人人平等,人人重要。我们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做一个有爱而有温度的教书匠。”

                   ——韦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生动形象,饶有情趣。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再现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之感。在作品和学生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通道,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增补想象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画面、形象、形态和意境等,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语文老师的语言尤其重要。

                  ——吴玉娇

 

“在一堂生长的课堂中,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大朋友,牵着他们的手,一起去翻山越岭、涉水蹚河,去领略世界的美景;一起去寻找、探索,发现知识的奥秘,一起去经历、感受不同的情感。不应该站在全知全能的角度去指挥他们,更不能把自己的知识、感受、结果硬塞给学生,代替他们的体验。成长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们作为老师,也将在这样的课堂成长起来,教学方法更多样,学识更丰富,思维更敏捷、开阔,更懂得孩子,更包容孩子,成为一名更纯粹的教育者。”

                ——徐翠珺

 

“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要以宽容心态对待学生,要学会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尤其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后进生的形成状态,既非一朝一夕;要他们完全改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对出现反复现象要有心理准备,要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事情发生之前就及时提醒他们,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探究反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手段,使他们信得过、改得快。

         ——冯振艳

 

老师要做到三省吾身”。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共写随笔”的方法,记录师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转瞬即逝的教育智慧,有利于师生共同走向自主和成熟。对学生而言,可以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同时积累了素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不再望作文而生畏,真正做到有感而写,写出真情实感。对教师而言,通过这种随笔的记录,有助于自己及时总结自己一天教育生活的得与失,加快自己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自己朝着科研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陆玥琳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否认,至少我不否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乏误读学生的言行、见“学”不见‘生’的有之,以‘成熟的人’的标准要求‘生长着的人’的有之。可以说正是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误读学生的现象,以使我们的工作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从教师‘教书育人’的角度来讲,与其说是教学生学会读书,还不如说教学生学会读人、读懂自己和他人、读识人生和社会。那么,一个善于阅读学生的教师,也必定是一个能教会学生阅读心灵的老师。”

           ——邹净

 

课程改革就是想让儿童站立在课程中央。老师经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去看待学生,其实我们更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有话可说,尽情表达,那么课堂就更加有可能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生的陪伴者,要做到既能蹲下来去平视,也能站起来去引领,保持着倾听和对话的姿态,良师益友也就如此吧,课上师生关系,讨论课程,课下朋友关系,分享趣事,我想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学习也会更有主动性,从而学习成绩也会进步。

    ——孔维田

 

陈婷婷认为,将德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等,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是非常可行的途径。她结合自己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根据阅读所得,归纳出了语文老师利用语文课堂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熏陶的两个途径:一是根据历史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二是通过人物形象渗透德育。

 

  • 徐萍老师重点谈了阅读《用生长定义教育》的感受,她举了一个上学期广播操比赛练习时发生在班级里的小插曲的例子,告诉大家,她感触最深的就是要“尊重儿童时期“,”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不仅学习是儿童成长所需要的,游戏和娱乐同样也是儿童成长需要的。千万不要忽视生长的过程以致于揠苗助长。在生活中,作为家长、老师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的成绩,应该多多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要知道自我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王清颖老师特别认同孟晓东老师提出的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孩子除了知识之外,还要学会生活的技能、学会做人。教育即生长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孩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已经是非常给力了。教育的一切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否则,再有生命力的树苗,也终有压垮倒地的时候。因此,教育的使命在于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成长的幸福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读好书。本次读书沙龙活动激发了老师们深刻的思考,共读共享的过程给每位教师打开了成长之窗。

 

希望老师们卸书而行,“如虎添翼”,在育人的道路上一起走向诗意和远方

https://wxqys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363/images/28970830.jpg

 

https://wxqys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363/images/28970829.jpg

 

https://wxqys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363/images/289708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