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校务公开    教导处    只有轻负担 才有高质量

只有轻负担 才有高质量

创建时间:2020-04-30 15:11
浏览量:0

2009-04-03

赵水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升学竞争激烈,致使素质教育和减负的实施“难于上青天”,呈现出“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满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不知实践怎么走”的尴尬境地。

面对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如何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重负担下没有真正的高质量

在“负担”与“质量”之间,有这样几种呈现方式:轻负担高质量;轻负担低质量;重负担高质量;重负担低质量。

其中,人们往往迷信于第三种方式,即“重负担高质量”,认为只有依靠大量机械的习题作业和强化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以换取所谓的“教学质量”,俨然成为一种教育的时尚。

2006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公布了国家统计局调研组对7万多名中小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35%的校长、37%的教师、42%的家长、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9小时18分(国家规定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20分(国家规定不少于9小时)。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普遍睡眠时间不足,自主支配的时间、空间很少。

这种“重负担”下的教育,让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的童年,还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近年来,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引发的一幕幕校园悲剧不时发生,让我们不禁扼腕叹息,更给当下的教育敲响了警钟:重负担下没有真正的高质量!

从更理性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重负担”不能带来高质量。原因有二:第一,“重负担”主要集中在考试学科,而非考试学科则负担很轻,有的甚至没有负担(因为在有的学校,非考试学科连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都不能得到保证)。在这种部分学科负担畸重、其他学科却被忽视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培养只能是不全面的、狭隘的,又怎么谈得上“高质量”呢?

第二,考试学科中的“重负担”,主要体现在知识板块上,体现在对知识机械重复地识记和训练上,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很多时候,学生通过重复训练取得高分,但高分不是从能力转化而来的,并不是能力的体现——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质量不可持续。有人曾指出:中、高考之后的两三个月,再让同一批学生重新做同样的试卷,其成绩绝对没有原来那样好。究其原因,正是强化识记,暂时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时过境迁后,识记弱化,成绩下降。相反,如果是因为教学质量提高,导致学生能力增强而取得的好成绩,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的。

“轻负担”是达到“高质量”的阶梯

在“重负担”不能带来“高质量”的前提下,笔者呼吁,要通过“轻负担”去获得“高质量”。

所谓“轻负担”,并不是没有负担,也不是越轻越好。“轻负担”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适当的负担,即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学习规律的合理的课业负担;二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不感到客观负担的存在,乐此不疲。

至于“高质量”的含义非常明确:全面的、可持续的教学质量。

在正确的“轻负担”中,考试学科的过重负担被减轻,空出来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去顾及其他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此时,教学质量会相对更加全面。

同时,要实现“轻负担”,就必须改革“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以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去较为轻松地接受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就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充分尊重并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下,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此时,学生会感到负担减轻,而成绩不仅不会下降,甚至会得到提高,自然而然地实现“高质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轻负担”与“高质量”不是对立的矛盾双方,“轻负担”是达成“高质量”的阶梯。事实上,只有“轻负担”,才能有“高质量”。

应该说,这个理念已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开始由传授知识转向传授知识与发展智慧并重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现在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学做结合的教育。它既继承了重视知识学习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把学生的动手、实践提到了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这不仅减轻了学生机械识记的课业负担,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业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较好地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

基础教育学校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途径

就我国教育的实际来说,目前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和基础,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高效率,而高效率的基础是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能力,只有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达到高效率。因此,必须“磨”好教师、学生两把“刀”,特别是在目前“砍柴”很“忙”、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磨刀”。具体地说:一是处理好教师学习提升与当下工作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学生知识学习任务与能力培养(包括习惯养成、方法探究等)之间的关系。

一、把教师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地位。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515页)对学生来说,这个“其他一切人”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

但很多人认为,目前教师的负担已经很重,再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去发展自己,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可行吗?有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关键资源。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与时代同步、甚至是超越时代的发展,那学校就只能陷于“教师忙、学生苦、质量差”的局面而不能自拔,并且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把教师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地位,确立“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工作理念,是学校之幸,教师之福。否则,于学校不利,对教师不公。

当然,由此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教师们会更忙,二是教师把有限时间的一部分用于自身发展,短期内会有“阵痛”——即可能影响当下的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解决第一个问题,要在向教师讲清道理的同时,帮他们树立一个明确而美好的目标:“今天累一点,明天能够更轻松一点。”让教师做到虽忙犹乐。其次,给教师适当减负。这话有一定的争论:有人说学生减负,教师必须加压。这句话不全对。在减负初期,教师确实需要加压,因为他有一个学习和改革的过程;但到了一定阶段,必须给教师减负。这是因为,一旦无止境地给教师加压,就会影响教师的生命质量乃至身体健康,随即也会影响教师为学生减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使减负成为“美丽的谎言”。

而且,现今教师所承载的负担,有些是否必要,是非常值得商榷的。这就有了为教师减负的可能与空间。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简单了。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长期实践,结果证明:教师把有限时间用于自身发展而暂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推理根本不成立。理论上也非常明确,因为我们现在教和学的效率低下,只要效率稍微提高一点,就完全能够消除“短期质量滑坡”的担心。

二、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

要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在学生方面必须做好3篇文章: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

积极的心态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也包括其他方面)树立起足够的自信,相信“我能行”。笔者读书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师提醒学生“不要骄傲自满”。但现在,似乎很少听到老师这样批评学生了。学生不再骄傲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今,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以及由此导致的过重课业负担的压力下,很多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虑,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从一开始就输掉了。因为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能够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桎梏。试问,一个连自己都认定学不好的学生,怎么会取得好的成绩?

仔细分析起来,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有很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就学校、教师层面来说,学生得不到肯定、表扬与欣赏,更多地受到批评,甚至讽刺和辱骂;教师没有及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成功喜悦,而更多地让其承受失败的痛苦;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去树立符合其个性的目标,而是用整齐划一的、让大部分学生都觉得高不可攀的目标去“吓唬”他们等,是学生丧失信心的重要原因。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教师要树立起现代教育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学生观。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认识学生、适应学生、包容学生、欣赏学生、热爱学生;才能真心实意去发现甚至放大学生的长处,去实施“适时鼓励、即时表扬”的策略。否则,不是发自内心的鼓励会让学生有“哄骗”之感,生硬的表扬会有“讽刺”之嫌。其次,教学中,特别是对考试评价中几个因素(如试题的难易度、阅卷的模糊度、评判的宽严度等)的准确把握,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树立起必要的学习信心。

对于习惯和方法,教师心里都知道它们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却往往以“太忙”、“没空”等理由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扪心自问一下:现在有多少学生有预习的习惯,有自主阅读的习惯,有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实际上,这些被老师忽略了的东西,才是将来会被学生一直带着,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东西。而很多具体的知识,却会被渐渐遗忘。所以,学校和老师真正给予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更该是习惯和方法。

如何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方法?首先,教师必须确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在教学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习惯和方法的重要性,他就会花时间和力气去帮助学生养成。其次,要理性分析教学现状,理想对待学生未来。“又苦又累又差”只是一种表象,绝不能说明教师水平低、学生智力差,只能说明我们的教和学太低效。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年开学,新生都会拿到一份《希望学生养成的20个习惯》的资料,先让学生进行自我对照,再由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以后学校把每学期的第一周定为“习惯强化周”,进行假期后的必要强化。力争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养成固定的“必选动作”,并尽可能使之上升为“性格”。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我们重点以“学法论坛”为载体,分年段、班级、小组和个体举行,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平时,则注重对学生个体的点拨指导。这样,既强化了凡事讲科学、讲方法的学习氛围,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提升,从而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高,使“轻负担高质量”得以实现。

(本文发表在2008年11月《人民教育》杂志08第22期上)